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澳门网上赌场

教學周

門戶系統 學生 教師 校友 考生 VPN 郵箱 圖書館 EN

南大新聞

首頁 / 南大新聞 / 正文

【大賽動態】《江西日報》整版報道我校改革發展成就

作者:時間:2021-10-14
攝影 單位
  

編者按:10月14日,《江西日報》以《昌盛贛鄱人才 興盛江西創新——寫在南昌大學承辦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之際》為題,整版報道我校改革發展成就,內容如下:

金秋十月,百年學府;勝友如云,共襄盛舉。

1012日至15日,由教育部等12個部委和江西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南昌大學舉行。這是大賽第一次來到革命老區,第一次由地方高校承辦。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恰逢南昌大學辦學100周年。大慶逢大賽,既是對南昌大學這所有著百年辦學歷史和深厚紅色基因的高等學府的認可和信任,更是匯聚南昌大學奮力開啟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磅礴偉力。

“近年來,學校堅持‘學術立校、人才強校、依法治校’的辦學理念和‘人為本、德為先、學為上’的育人理念,確立‘育人為本、創新引領、改革攻堅、開放提升、拼爭一流’的工作思路和‘壓規模、調結構、轉機制、提質量、強服務’的工作主線,形成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水平大學整體建設和部省合建‘三位一體’的建設布局,內涵建設初見成效,綜合實力持續提升,社會影響顯著增強。承辦此次大賽,也是對南昌大學改革發展的一次全方位檢閱。”學校負責人表示。

堅持實踐育人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

“稻漁工程:引領產業扶貧新時代”是南昌大學在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獲得銀獎的項目。該項目團隊以“政府+項目團隊(公司)+合作企業+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的運作模式,直接技術服務落地超10萬畝,輻射推廣面積高達30萬畝,遍布20多個縣(區);幫助30余家省內龍頭企業實現經濟效益35倍的增長,合作企業年產總值超10億元。20204月,這個平均年齡28歲的團隊,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

這是南昌大學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縮影。2008年,在江西省率先開展創新教育;2012年,“創新學分”正式納入本科培養方案;2012年,實施學分制收費與選課、創新學分轉換和彈性學制,并初步制定與學校相適應的學分制選課辦法,允許學生更大的自由度和個性化,允許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2016年,進一步拓展設置“創新創業學分”,完善創新創業學分評價體系、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2017年,學校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為抓好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學校將《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等課程納入I類通識課程體系,將《KAB創業教育》培訓和競賽類課程納入II類通識課程體系,覆蓋全體在校學生。打破專業壁壘,淡化學科界限,整合學校優質師資和課程資源,構建由“公共基礎課程+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組成的學科交叉融合、專業互通集成的多學科一體化課程體系,實現多學科融合貫通培養。學校組織編寫通識教育、“創業+”專業教育等各類創新創業教材,并引進MOOC課程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學習資源。截至目前,學校共開設創新創業課程221門,“創業+”專業課程11門,更新基礎、專業創新實驗(實踐)課程498門。

近年來,學校按照“需求導向、學科交叉、科教協同、產教融合”的教育理念,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與新工科教育體系,強化新工科實驗班、創新創業研究院、第三學期集訓營為一體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并取得顯著成效。在前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41016銅;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系列競賽中,獲國家級獎項27項,捧得“優勝杯”;1位學生獲“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2位學生獲“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8位學生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5位學生入選“閃亮的日子——青春該有的模樣”全國大學生就業創業典型人物等。在本屆創新創業大賽中,學校共有6100多個項目、12000余名學生參加,與上屆相比,參賽項目及人數分別增長51%45%

聚焦“雙一流”建設 創新推動改革發展

2017年,南昌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被確定為江西省唯一的高水平大學整體建設高校;2018年,學校被列入教育部14所部省合建高校行列;2019年,學校提出“在部省合建高水平大學中作示范,在國家‘雙一流’建設中勇爭先,奮力開啟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征程”的目標任務……五年攻堅,南昌大學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新征程上踏出了堅實步伐。

建立學科特區,探索高等教育評價改革新路徑。學校強化對特色學科的資源投入,采取扶優、扶特、扶強的方針,瞄準區域發展需求和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急需,采取“2+X”模式建立學科特區(“2”為優勢學科“新材料技術學科群、食品科學技術與健康學科群”;“X”指以“能進能出”方式滾動支持的候選學科,目前為臨床醫學)。同時,出臺學科特區管理辦法,學科特區以貢獻論英雄,享有自主聘用、自主薪酬、自主評聘職稱、自主績效考核等權利,并且以學科特區為試點,改革人才評價機制,建立突出品德、能力、貢獻、影響力的人才評價體系。在學科特區制度的激勵下,江風益院士領銜的發光材料創新團隊,繼獲2015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后,又取得了高光效黃光、綠光、紅光、金黃光LED材料與芯片制造技術以及LED材料高端裝備設計與制造技術等成果,其中4項國際領先、1項國際先進。學校也因此成為第一批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危險實體清單”的中國高校。

推進學部制改革,完善學術治理體系。以“世界一流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為基礎設置理工一部,包含化學、機械工程、物理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學科,依托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凝練七大方向,推進江西省材料產業發展。以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第3名的食品科學技術與健康學科為基礎設置理工二部,包含生命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工等學科,依托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凝練四大方向,推進江西省食品產業發展。圍繞新文科學科群建設設置人文學部、社科學部,推動人文社會學科之間交叉融合,推動哲學社會科學與理工科交叉融合。圍繞公共衛生與大健康學科,融合公共衛生學、護理學、臨床醫學、藥學等學科設置醫學部,為國家大健康戰略、江西人民的健康需求提供人才、技術和服務保障。

分類分層建設,推動學科整體實力上升。學校致力建設成為“反卡脖子技術”的大學和為地方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的大學,提出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計劃、“省一流學科”建設計劃、基礎支撐學科建設計劃等若干層次學科建設總體計劃。將新材料技術學科群、食品學科群列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計劃,以“VR+5G”、臨床醫學與公共衛生及大健康學科群列入“世界一流學科”后備計劃;將生物學、化學等基礎學科納入基礎支撐計劃;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經濟學、新聞與傳播學、新文科等學科納入“省一流學科”建設計劃。

20209月,學校完成“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工作,國務院學科評議組專家這樣評價:南昌大學“雙一流”建設成效顯著,圓滿完成了教育部下達的任務;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態勢強勁,在硅基氮化鎵半導體發光材料學科方向已居世界領先地位,一流學科建設有力帶動了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升。

深化產教融合 助力江西高質量發展

“南昌大學要勇于承擔歷史使命,充分激發內生動力,持續提升辦學水平,強化創新能力建設,為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提供強大的創新和人才支撐。”今年5月,省委主要領導在南昌大學調研時指出。

積極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發展需求,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合,以貢獻求支持,以服務謀發展,不斷增強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前瞻性,已成為南昌大學助力江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

近三年來,學校與江西省國資委、江鎢集團、吉安市人民政府、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單位簽訂110余份合作協議。緊密圍繞國家及江西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需求,著力解決了LED照明技術、生物醫學轉化、益生菌發酵、稀土資源綠色高效利用、食品微膠囊技術等研究領域中制約企業發展瓶頸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不斷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在全省10個產教融合聯盟和16個產教融合重點創新中心中,學校成為其中5大產業產教融合戰略聯盟和6家產教融合重點創新中心牽頭單位;南昌大學科技園連續5年被評為國家A類(優秀)科技企業孵化器。

學校與贛江新區臨空組團共建人工智能國際創新研究中心,“硅基金黃光LED”技術產業化項目成功落戶臨空組團中德4.0產業園;高光效LED照明實現在健康照明、國防建設等領域的應用,成果產業化形成的全產業鏈帶動產值約200億元。積極參與中國科學院稀土研究院共建工作,推進稀土研究成果應用,運用學校磁性復合材料與器件研究團隊技術所生產的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創造產值10多億元。

學校堅持“四個面向”,扎根贛鄱大地,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人民健康。現代食品加工技術研究成果在江中集團、煌上煌集團、齊云山食品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業應用和示范,實現銷售收入超100億元。成立江西發展研究院、江西扶貧發展研究院、江西鄉村振興研究院等機構,南昌大學江西扶貧發展研究院連續兩年榮獲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先進集體”。南昌大學智庫機構編發的200余份參考報告獲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或相關部門采納。依托5個直屬三甲醫院和35個臨床基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醫療健康服務。

強化黨建引領 夯實立德樹人之基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學校黨委的統一共識。學校始終把黨的建設擺在首位,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見行,全校師生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夯實黨的思想建設。按照體系化設計、工程化推進、精細化實施的思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和意識形態工作。在教師中深入開展“愛黨報國、愛崗敬業、愛生如子、愛校如家”的“四愛”教育活動,做好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和師德師風建設,評選“立德樹人”標兵;在學生中開展“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覺成長”的“四自教育”,實施“青馬工程”和“星火引航計劃”。學校“四堂聯動”提升思政工作實效的做法,在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簡報《教育工作情況》上刊發。

優化黨的組織建設。改進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年度考核述職評議工作,每季度召開黨建暨意識形態工作例會。選優配強基層黨支部書記,出臺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實施方案》,教學單位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比例達100%;開展黨建品牌創建活動,實施黨建“雙領雙同”計劃、“對標爭先”建設計劃,推進基層黨建“三化”建設,獲評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1個,樣板支部2個,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1個。

強化黨的作風建設。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構建風清氣正的校園政治生態。開展校內政治巡察,強化“四種形態”監督執紀,在重點領域特聘(派駐)紀檢監察員,加強監督及風險防控。扎實開展巡視整改工作和作風專項整治活動,重點整治“怕慢假庸散”等突出問題,以抓作風帶教風促學風正校風。

一系列扎實的舉措,學校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領導干部的引領示范作用進一步提升和加強,激揚起全校師生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也為大賽的舉辦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站在辦學百年的新起點上,南昌大學將以承辦此次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總決賽為契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堅定實施人才強校、特色創新、產教融合三大發展戰略,推動更深層次的改革、更大力度的創新、更高水平的開放、更高質量的發展,奮力開啟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征程,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編    輯:涂金鳳

責任編輯:許  航

百家乐官网记牌器| 德州扑克高手| 万源市| 中华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缩水软件| 百家乐官网开发软件| 百家乐官网路单免费下载| 皇家平台| 澳门百家乐怎么看小路| 百家乐官网最安全打法| 百家乐官网赌场公司| 24山的丑方位| 新锦江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德州扑克发牌盒| 百家乐官网透视牌靴哪里有| 龙虎斗 | 香港六合彩公司| 大发娱乐城官网| 梦幻城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潞西市| 大发888投注网| 威尼斯人娱乐城客服| 澳门百家乐群策略| 百家乐赢钱战略| 星期八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完美一对| 怎样赢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如何买大小| 百家乐官网黏土筹码| 百家乐官网麻将筹码币| 百家乐定位膽技巧| 怎么玩百家乐网上赌博| 百家乐高手心得| 新锦江百家乐娱乐平台| 赌片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海城市| 真人娱乐城| 乌鲁木齐市| 百家乐的桌布| 博彩百家乐五2013124预测| 大佬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